查看原文
其他

国际范儿的华师,中国范儿的华师留学生!


近日,第37届 “楚才写作大会”国际学生组

评选结果新鲜出炉 共有26人获奖

来自我校的23名国际学生分获一、二、三等奖

其中林家幸(印度尼西亚籍)荣获一等奖

克谢尼娅(俄罗斯籍)等5位同学荣获二等奖

林妙璇(泰国籍)等17位同学荣获三等奖



本届楚才写作大会国际学生专场

共有五道命题供选择

既有对疫情之下国际局势的思考

也有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感悟

不少国际学生将自己对中国文化、

城市发展的感受写进了作文

快和小诗一起来看看吧



01


“此刻我多么希望,把这边秋天的清凉打包一份,寄回万里之遥的南洋,让家人缓解一下酷热带来的烦恼,淡化一下他们思念远方的我的那份焦灼!告诉家人,我很好,这里秋高气爽!”——节选自林家幸《秋日遐思》


林家幸(印度尼西亚籍)
国际文化交流学院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 硕士研究生


硕士研究生林家幸来自于在赤道下的千岛之国——印度尼西亚。纷飞的落叶、南飞的大雁……这些汉语文学中的经典意象,让从来没见过四季变换的她,向往着感受中国的秋天。来到武汉求学之后,她感受到中国文化里特有的秋天:秋高气爽的韵味、伤春悲秋的乡愁……



本次获奖,真的很惊喜,平时不善言谈的我,文笔并不出众。我来到武汉已经快三年了,因为疫情,一直没能回印尼和家人团聚,心里非常想念亲人。三年来的各种亲身经历,也让我有所思考,有所成长。这次获奖后,我要进一步充实自己,提升自己,成为真正的“楚才”。
最后,再次对给予我帮助的各位老师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!


02


“作为一个俄罗斯留学生,在这里学习的三年多时间里,我经历了很多。尤其是在当下全球应对疫情这样的特殊时刻。我也很庆幸和感动俄罗斯和中国在疫情面前,中俄两国在抗疫和研发疫苗方面密切合作,表现出了不起的团结。”—— 节选自克谢尼娅《患难见真情》


克谢尼娅(俄罗斯籍)
文学院 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 硕士研究生


从疫情爆发之初,克谢尼娅就一直在中国。作为一名来自俄罗斯的国际学生,她不仅看到了中国抗击疫情的宝贵经验和可喜成果,更关注了中俄两国人民在特殊时期的宝贵友谊。



在校园中学习知识,在生活中感受文化。我在疫情的苦难中,寻找中俄友谊的灿烂之花,谢谢老师们对我的帮助与肯定!


来自越南的邓广寿、邓月娟兄妹

均在我校攻读博士学位

他们在本届比赛中双双获得二等奖

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

他们热衷于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

并结合自己的经历

探寻中越文化的源远流长


03


“中越两国,山水相连。在中秋节的背景中,那共同的凄婉故事,那相互的敬意,那行为主体的差别,让人想更深入了解中越文化背后的故事。”—— 节选自邓月娟《月宫里的阿桂》


邓月娟(越南籍)
教育学院 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 博士研究生


邓月娟以中秋节为切入点。在她的笔下,善良的阿桂和妻子的爱情故事凄婉动人。通过叙述越南中秋节的凄美传说,月娟展现出了优秀的中文写作功底,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中越文化之间的关联的理解。


04


“人生如象棋,这是我认为它的最大魅力所在。人生有理想、有抱负,获胜就如同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,那种喜悦不言而喻。但人生不会一马平川,风光无限好,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麻烦,那么我们就应该放低自己的姿态,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,一步一步地去接近人生的最终目标。”

——节选自邓广寿《我学习中国象棋》 


邓广寿(越南籍)
教育学院 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 博士研究生


邓广寿的文章记述了自己学习中国象棋的趣事,对比了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规则,在融入自身经验、性格,对棋局的理解后,最后引出自己的感悟——“人生如象棋”。全文杂而不乱,以小见大,从浅入深,行文流畅。


05


“即使现在很少听到地球村这个概念,但是地球村概念的产生更直观的表现人民需要和平世界的愿望,无论肤色、无论种族,人人平等到只是一个村落中的一份子。”



黎玉英(越南籍)
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 国际关系专业 博士研究生


越南籍博士生黎玉英用一篇观点鲜明、逻辑清晰的议论文谈到,“自我保护”“自我封闭”不是趋势,世界一体化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求。


指导老师寄语


在得知获奖的消息后

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老师们

第一时间向获奖学生表示了祝贺

一起听听指导老师们怎么说吧


万莹 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


多年来,一直鼓励国际学生参与“楚才杯”,曾经指导过的学生就像播撒在世界各地的花儿,他们成为了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。我认为对于国际学生而言,“楚才杯”不仅仅是一个汉语写作大赛,更是一个美好的开端,开启了国际学生领略楚文化之美的旅程,让他们了解“惟楚有才,于斯为盛”。通过“楚才杯”,国际学生用汉语“我手写我心”,通过创作了解湖北、了解中国,了解世界,他们以汉语为纽带,学以致用,共同讲好中国故事,传播中国好声音。


杨理沛 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


楚才”走向国际舞台,交流彰显文化魅力!


李华雍 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


中文是学生们追梦的翅膀,身处世界各地,心却在一起,用中文讲述他们的故事,“楚才杯”比赛是他们的舞台,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。


李琼 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


留学生参加“楚才杯”作文竞赛,把自己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,汇成一篇篇充满深情厚谊的作文,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,也向中国人民表达了他们对中国、对武汉、对华师、对中国人民的感情。作为指导老师,我既感到荣幸,也为他们感到骄傲,更为中文的国际推广事业取得蒸蒸日上的进步而感到欣慰和感动!


王飞畅 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招生办公室项目负责人


同学们用中文讲述着他们在中国的故事,讲述着他们对中国的热爱,语言是一座能够促进交流、深化合作、增进友谊的重要桥梁。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在桂子山上探寻中国文化的魅力,用中文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世界听!



徐亮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 国际学生辅导员


做有温度的来华留学教育,做打动人心的事!指导同学们参加楚才写作大会并获奖,内心喜悦难以言喻,祝愿同学们在桂子山上能写出更多打动人心的“文章”,做优秀的“楚才”!


华师底蕴


据了解,华中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接受外国来华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,具备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国际学生的资格,是中央统战部(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室)批准的首批国家级“华文教育基地”、全国首批“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预科基地”、教育部首批“来华留学示范基地”


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陆野老师为国际学生上汉语课


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负责全校来华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和科研工作,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,在师资培训专业设置教材教法培养方式上积极探索,开拓创新,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,深受留学生的欢迎。学院还是国家汉语水平考试(HSK)考点,国际学生在历年HSK考试中均取得骄人的成绩。近两年,学院积极探索线上汉语教学新模式,成功举办泰国瓦拉亚隆功大学汉语强化班、2021汉语桥“印象中国·英雄武汉”线上团组等项目,深受海外国际学生喜爱和好评。


   


惟楚有才,于斯为盛

一场“楚才写作大会”

让我们听见华师留学生的心声

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

我们凭此交流

借此连心

做文化交流的使者

让更多人感受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


强烈推荐





 2022 / 03 

春日来信 · 征稿启事

CCNU


各位山民们,春天是心动的开始,或许你愿意参与小诗的春天嘛?或者把你的春天分享给小诗~
选择你最喜欢的创意方式,与我们共同完成2022年限定版“华师春日来信”

我们将为所有投稿者赠送“华师二十四节气笔记本”,最终获选作品将被制作成华师专属周边,并赠送给获选作者及幸运读者
详情请戳↓↓↓


▼微信名:CCNUer(晚安版)
漫漫长夜 华师与你相伴

不如从今天开始

坚持锻炼 均衡饮食 早睡早起

调整好自己的心态

和小诗一起拥抱更好的未来

山民们 晚安


▷今日头条,南三201!

▷保研北大!她是徜徉在舞蹈世界的理科学霸

▷全体华师人:做好这件事,一起赏春光!


华中师大宣传部融媒体中心


编辑:周艳芳 康玉燕 余洋洋 龚笑琳(实习)

材料来源:国际文化交流学院、楚才竞赛委员会

责任编辑:毛国樨
审校:钟文锐投稿邮箱:huadaguanwei@163.com


一起为华师点亮“分享”+“点赞”+“在看”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